全国空降24小时免费_空降24小时服务免费微信_全国高端商务接待私人预约_全国高端商务接待私人预约

机器人工程

专业概况

机器人工程专业是教育部重点扶持的新工科专业之一。2016年进入教育部本科目录(当年获批2所院校-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广东白云学院是2017年获批机器人工程专业招生(25所学校)。对于机器人企业需要博士人才-熟悉编程语言和仿真设计,以及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等常用控制算法等,通常本科要求能自主完成设备的参数调整、机器人、自动化设备能进行局部的开发设计、具备较强的总结能力,能和现场调试人员及客户就设备安装、调试及检测、故障诊断进行友好衔接?;魅斯こ套ㄒ档闹饕鸵蹈谖话üひ祷魅擞τ霉こ淌?、工业机器人机械工程师、工业机器人电气工程师、工业机器人视觉工程师、工业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程师、工业机器人售前售后工程师、工业机器人软件开发工程师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广东省及大湾区智能制造业机器人工程应用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健康人格、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系统掌握机器人工程专业必备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机器人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机器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胜任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机器人结构设计、机器视觉及应用开发智能系统、机器人安装调试、故障诊断、以及信息处理等相关技术的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及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经过3-5年的锻炼,能够成为机器人应用及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知识与能力

1. 工程知识能力: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机器人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力: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机器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力:能够设计针对机器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程序,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力: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机器人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力:能够针对机器人及自动化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应用范围。 

6. 工程与社会能力: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机器人工程实践和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机器人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素养能力: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理解及应用工程伦理,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力: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在所从事专业领域或社会工作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力:能够就机器人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能力:理解并掌握机器人工程领域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基本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

12. 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了解机器人工程领域的前沿和发展动态,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机器人工程专业特色

本专业对接大湾区产业,按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理念,紧贴产业需求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政校企协同培养。

1. 该专业是校级特色专业,教学软硬件设施齐全,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有50多个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2. 实行全员项目制教学,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多学科导师与学生团队融合研讨,在教学中引进企业工程项目和设计大赛项目,以递进式实践项目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3. 学院积极推行人才培养国际化,多年开展与美国普渡大学西北分校、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新西兰惠灵顿理工学院等高校合作的联合培养项目。

4. 依托学院的5个优势特色科研创新团队以及学院的“机器人创新团队”,从大一开始,让有相关志向的学生进入这些团队,以攀登计划、大创项目、团队自拟项目、学科竞赛项目为牵引,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

5. 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智能制造实验教学中心,综合实验实训实验室10个,总面积达14000多平方米,配置各类实验实训设备1500多台套。


 点击观看机器人工程专业视频

  • 开学时间
  • 院系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
  • 教学形式 全日制
  • 学制 4年
  • 学习地点 西校区
  • 学位证书 工学学士学位
  • 招生计划 返回招生计划表

专业课程体系拓扑

20240506170956505.png



专业核心课程

机器人工程专业与职业发展导论、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机器人学基础、机电控制技术、机器人执行机构设计与应用、工业机器人编程技术、机器人系统集成等。


实践性教学环节

校内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金工实习A、PLC 技术及应用综合实习、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实习、机器人系统集成综合实习、机器人工程专业综合实训。

企业实践教学:在线自主学习拓展??榭?、职业品德教育、区域(行业)或企业调研、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教学条件

专业所在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省级示范)、智能制造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等,与北京精雕、华中数控等头部企业共建数智化精密制造产教融合基地、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应用中心、工业数字化协同创新中心等,配备智能制造生产线(典型产品)实验室、数字孪生技术实验室、智能产品创新实验室、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实验室、工业机器人生产单元实验室等。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入选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首批“百城百校-数字孪生工程中心”试点单位,与50多家智能制造领域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提供优质实习岗位。


就业前景

机器人工程专业的主要就业集中在机械化工厂管理、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家具家电、冶金钢铁、电子信息、化工纺织、电子电器等行业,岗位包括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工业机器人机械工程师、工业机器人电气工程师、工业机器人视觉工程师、工业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程师、工业机器人售前售后工程师等。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3人。5人被评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近四年,发表教学教研和专业科技研究论文40篇,承担各级教学改革科研项目10项。同时,还聘请智能制造领域知名行业、企业专家组成“双导师”团队,理论实践有机融合,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专任教师

曹玉华 智能制造工程学院院长,博士,教授,硕导
钟小华 专任教师,硕士,副教授
张甲英 专任教师,清华大学工学博士

企业导师

李景全 总经理、广东高臻智能装备有限公司